朱家河大橋及南湖大橋檢測有感
9月上旬從虎門沙角C電廠項目回來后,公司領導找我談話,說朱家河大橋和南湖大橋由我當項目經理。雖然說我是學工民建的,但跟同事也學著做過幾個橋梁檢測的項目,總體上一些檢測流程、內容也基本清楚了,想著估計問題不大,也能鍛煉鍛煉,就很高興的接受了。但實際看到現場情況時,還是感到頗有難度,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本應于9月底就結束的項目,卻因手續問題直到10月下旬才開始朱家河大橋的檢測,當時工期已經很緊了,而進場時交管部門的封橋手續還未批復,普查做完后,荷載試驗能否如期進行;②按照荷載試驗方案,朱家河大橋需在離地面9m高的鋼筋混凝土T構桁架上面搭設7m高的腳手架;③南湖大橋無法用橋檢車進行檢測,普查及荷載試驗準備工作得靠水上浮筒進行,進度、質量的保證還沒有十全的把握。在領導的支持與鼓勵、同事們齊心協力的工作下,經過1個月的時間,終于完成了朱家河大橋及南湖大橋的現場檢測,F在想想,這個項目為自己今后的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現在此做一些總結,也算是自己的一點感想:
一、每個項目都有其特點,但沒有項目是做不了的。表面上看,朱家河大橋不同以往檢測的小橋,檢測措施要復雜的多,工期比較緊,市政橋的手續辦理又還沒弄清楚怎么去辦、能不能辦下來,事情看起來很多卻又無從下手。但一旦著手開始后反而會變得明朗些,對每個橋來說,總體的檢測內容相差不會太大,只是單項檢測工作的難易度不同而已,把工作進行合理分解后再去做會簡單很多。
二、過程跟蹤。這一點在辦理手續時顯得尤為重要,一個申請的批復要經過多個環節,什么時候能批復下來取決于各部門所用的時間之和,只有確定到了哪一個環節,才能針對某個環節去采取辦法,這樣才能為項目節省工期,也便于安排工作。同樣,對項目各單項工作的進展也要進行跟蹤,確定剩余工作量及工作質量也使得后續的工作安排更為合理。
三、項目目標制定要靈活,具有可操作性,且預定目標宜設置高一些。好比一項工作,開始時按90分的標準去做,后期如果發現其他不利因素或者工期影響,可以把標準調整到80分,畢竟在保證安全、質量的情況下按時提交答卷是最主要的。南湖大橋檢測即是如此,交管部門封橋手續于周四上午批復,當日把荷載試驗定在周六晚上進行,由于先期沒有采用浮筒貼應變片的經驗,進度、質量尚不清楚,所以采取了先貼主要截面、主要點位的應變片的辦法,在周五時根據現場進度情況再對方案中應變片粘貼點位布置進行合理的簡化,確保了周六晚上荷載試驗的如期進行。
四、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團結。沒有團結的項目組是辦不成任何事情的,在這次朱家河大橋和南湖大橋檢測過程中,同事們任勞任怨、齊心合力,在工作中互相幫助,因為大伙都是奔著同一個目標:按時保質完成項目。
當然,這次檢測項目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也許是經驗不足的緣故吧,在項目成本上考慮過少,計劃不夠周全,這也是我后期要努力改進的地方。
這次項目的完成,對我的確是一個鍛煉,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人只有一次次承受超過他所能承受的重擔時,才能夠挑起的更多。